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哈佛教授:「成功上癮」症候群——為什麼我們想變得特別,而不是快樂?

哈佛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布魯克斯,發現他身邊的菁英學術同溫層,多數都會選擇延遲放鬆和與親人相處的「普通」樂趣,追求達到某個任務或升遷後再休息。然而,那一天似乎永遠不會到來,人們生活充滿憂鬱與焦慮。這使得他投入鑽研微妙的「成功上癮症候群」,並提出應對之道。


過往,許多研究關注人們追求成功的代價,像是心理學家基林格(Barbara Killinger)的著作《工作狂:可敬的成癮者》中闡釋的,人願意為了工作犧牲自己的個人幸福。

學者指出,對許多人而言,成功具有成癮性。接受因成功而得的讚美,會刺激腦中的多巴胺分泌,給人短暫的刺激與愉悅。


很多人知道這樣的刺激是短時間而虛幻的,但追求成功與所有其他的成癮一樣,都是一種「關係」,而不只是一個行為。多數酗酒者知道如果他們戒酒後會更快樂,但他們仍然繼續喝,因為那能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著迷感受(儘管扭曲與孤獨),而不是相較之下平平無奇的幸福。


於是,人們會為了追求成功而犧牲人際關係。他們在該與親人團聚的節日出差、在長工時之下錯過了家人的活動,有些則願意以親密關係為代價,不發展伴侶與密友,而樂於贏得「和工作結婚」的「美名」。


哈佛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長期研究這個微妙的現象,在《大西洋雜誌》中自剖:「比起快樂,我更想顯得特別。」一位友人曾問他為什麼,他回答道:「任何人都可以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像是和家人去度假、和朋友放鬆等等,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完成偉大的事情啊!」


後來,布魯克斯發現他身邊的菁英學術同儕,多數人都有這樣的傾向——他們會選擇延遲放鬆和與親人相處的「普通」樂趣,心想直到這個任務或升遷達成後再休息。然而,那一天似乎永遠不會到來。這樣的生活模式,逐漸引發了他同溫層的失落與焦慮,使得他更投入鑽研這個「成功上癮症候群」。


對成功的莫名渴望

人類對成功的渴望可能與基因有關。知名的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指出:「我們不僅是群居動物,我們還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傾向,想讓自己被同類注意到,」「成功使我們對他人有吸引力。」他總結。


然而,因為成功而顯得的「特別」、「受矚目」,代價並不便宜。


1980年代,醫生古德曼(Robert Goldman)就發現,超過一半野心勃勃的運動員,願意服用一種會在5年內使他們身亡的藥物,以換取當下參加的比賽得利。之後的另一項類似研究也顯示,高達14%的奧運參賽者,願意接受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來換取奧運金牌。


然而,不幸的是,「成功」其實是很難有上限的東西,多數人從來不會覺得自己已經「足夠成功」了。高峰只會持續一兩天,接著就要追尋其他目標——心理學家稱之為「享樂跑步機」,人們必須不斷追逐下一個獎勵,就像在滾輪上盲目追逐的倉鼠。


這是為什麼許多研究顯示,成功的人幾乎總是嫉妒那些「更成功」的人,因為在這個跑步機系統中,一旦達成了,滿足感就會開始消失,人們永遠會覺得落後他人。


人們應該離開跑步機。但就像物質成癮的人難以戒酒一樣,對成功上癮的人,也很難切斷這樣的關係,且戒斷可能會伴隨痛苦。研究發現,優秀運動員在職業生涯結束後,普遍會憂鬱和焦慮,尤其是奧運選手,甚至有一個專有名詞「後奧運憂鬱症」來形容。


前F1賽車手里貝羅(Alex Dias Ribeiro)曾說,「依靠成功來獲得快樂的人,是不快樂的。」他指出,那樣的人,在成功後要不是在痛苦中死去,就是找其他跑道再追求更多成功,直到下一次的達成與死去,「在這種設定之下,可以說成功後就沒有活下去的必要了。」


該如何走出成功上癮牢籠?

布魯克斯表示,如果在上面的敘述中看見自己,不需要感到絕望,任何時候都能訓練自己重新追求幸福的能力。他給讀者3個建議,來跳脫成功成癮的魔咒。


首先,第一步是承認「人類不會在工作的享樂跑步機上找到真正的幸福」,即使你曾經、或正在工作上取得大成功。學者指出,幸福存在於非常普通的事情,例如享受散步、與親人交談,而不是加班一小時。


「這對很多人來說是極為困難的,對於那些畢生崇拜辛勤工作,並努力超越他人的人來說,這幾乎就像是在承認失敗。」布魯克斯指出。


第二步,試著彌補你以追求成功的名義而損害的任何關係。例如和兒女道歉,因為一場工作的會議而缺席了他們的學校表演等等。更有效的作法是,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轉變,開始「現身」在各種過往被犧牲的人際活動中。


最後一步,則是「找到正確的衡量人生指標」。「如果你只用金錢、權力和聲望的世俗回報來衡量自己,那麼你將終其一生在那座跑步機上奔跑,並將自己與他人進行無限的比較。」布魯克斯列出了一些工作以外的指標,像是友誼、家庭、興趣、信仰等等。每個人都可以列出屬於自己的指標。


就像許多會讓人成癮的事物,它們本身可能不是絕對負面,像是葡萄酒或電玩遊戲,成功也是一樣。關鍵在於,人們應該要知道它的定位,是生活樂趣的調劑,而不是主角。若誤將之視為生活的重心,取代了真正的幸福要件,人生自然就會感到苦悶與匱乏。(天下)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多巴胺VS.腦內啡

 多人分不清楚多巴胺和腦內啡


兩者分別是什麼又有什麼功能呢?

讓我們來看下去吧!

—————————————————————————————

🔥 多巴胺 dopamine

🔹 介紹: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負責傳遞興奮及開心信息。

🔹 效果:
引發對人事物的熱情、鬥志與興奮感,對於目標憧憬或達成目標,所帶來的動力及美好經歷,效用產生於『期待』獎勵,而不是『獲得』獎勵。

—————————————————————————————

🔥腦內啡endorphin

🔹 介紹:
一種腦下垂體分泌的化合物激素,有止痛、欣快感等同天然鎮定劑,也幫助人保持年輕快樂的狀態,被稱之為「快樂荷爾蒙」或「年輕荷爾蒙」。

🔹效果:
使內心寧靜、對抗疼痛、振奮精神、緩解憂鬱;抵抗哀傷、增進創造力、提高工作效率等,還能強化免疫能力與防止老化,效用類似於『成就感』。

—————————————————————————————

📍多巴胺很可能讓我們情不自禁想做一件事,而不一定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可理解為成癮!

📍多巴胺長期分泌過度會造成過勞的現象,可能引發精神分裂、妥瑞氏症等;分泌過少會影響動作控制,產生手腳顫抖、帕金氏症等。

📍運動過後感到心情舒暢愉悅,就是腦內啡的分泌,普遍認為中高強度的運動,持續30分鐘以上才能刺激腦內啡分泌,亦稱『跑步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

📍一旦腦內啡開始分泌,馬上就會涌起幸福的感受,據研究顯示腦內啡對人體的止痛效果是嗎啡的6倍以上!。

—————————————————————————————

⭐️結論

好的習慣需要培養,習慣後的成癮,透過多巴胺可以幫助我們持續好的習慣,不斷正向循環;而需要點正向愉悅感,不妨試試30分鐘以上中強度運動,分泌點腦內啡吧!(資料來源)

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不必走一萬步 「間歇性健走」只要30分鐘,降三高又燃脂

還在以「日行一萬步」作為運動目標嗎?科學證明,想要健康又長壽,你不需要每天走一萬步。你可以嘗試「間歇性健走」,一次約30分鐘,每週4次即可。


日行萬步的神話被打破。長壽的最佳步數並非一萬步,一萬步的目標只是行銷手段和巧合,並非科學。


1965年,日本一家鐘錶公司為了承接奧運後運動的熱潮,設計出一款可以計算步數和距離的計步器,命名為「萬步計」,為了行銷,創造了一萬步的步行目標。接下來的幾十年,「日行萬步」融入全球各地日益發展的健身意識,成為運動的目標之一。


然而,今日科學證明,為了健康或長壽,根本不需要一萬步。


這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內科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的研究,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教學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BWH)的研究人員為近17000名婦女戴上計步器,以便追蹤她們一週的日常步數,持續了4年多後,觀察死亡率,結果令人震驚,隨著每日步數增加,這群人的全因死亡率持續下降,直到7500步,死亡率趨向平緩。


換句話說,7500步是最大健康效益的最低步數,可以作為每日步行的目標,因為就算超過一萬步,健康效益和7500步差不多。走多了不會傷害身體,但對健康也沒有更多的保護作用。


另外,此研究也發現,平均走2700步以及更少的人,死亡風險最大。但如果能提高至4400步,死亡風險降41%。哈佛醫學院教授李怡敏建議,就算不能達到7500步,一天至少走4400步。


一天走7500步就足夠,這研究並非唯一的證據。許多研究想算出一般運動建議的一週150分鐘的中等有氧運動,大約等於一天幾步,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應用生理學程的蓋柏(Carol Ewing Garber)博士對《預防(Prevention)》雜誌解釋,儘管存在個別差異,但一週150分鐘的中等有氧運動大約等於一天走7500步,但這不是一個絕對數字。


只是,經歷過疫情在家工作的我們深知,如果不刻意,其實一天走路的步數不會超過1000步。


日本信州大學醫學系特聘教授能勢博建議,與其追求走路的量,不如重視質,多注意走路的強度。


他推廣間歇性健走,簡單地說,就是「快走3分鐘、慢走3分鐘」重複5次,一次約30分鐘,一週抽空走4次即可。


只是快走的那3分鐘,要快到什麼程度?能勢博接受《日經Gooday》採訪時解釋,稍微有點喘、有點心跳、有點流汗,感覺有點辛苦的程度。


增加強度,走路的姿勢也是重點。背打直、手肘彎、視線往前,大步走,雙手自然擺動,腳跟先著地。「如果腳尖著地,容易步伐小,刻意腳跟著地,自然會跨大步,」能勢博再度解釋。


要準確計算時間,市面上已有許多間歇性運動計時器或Tabata計時器等app,可以作為時間設定之用。


能勢博以9700人中高齡為研究對象發現,間歇性健走不僅能降體重、體脂,持續5個月發現,大腿肌肉增加10%,平均兩成的人降低高血壓、高血糖等代謝症候群症狀。


不過,所有運動都一樣,靠的是累積,日起有功,就算走路也能看到效果。(天下

2022年1月20日 星期四

靠運動減肥有用嗎?

在《華爾街日報》、《CNN》、《PBS》任職過的得獎健康記者戴衛斯(Robert J. Davis)表示,運動是好事,但如果你運動的主要原因是減肥,恐怕會造成反效果。

他表示,以剛起步的人來說,運動對減肥沒有太大的效果。以走路為例,一個68公斤的人快走30分鐘平均大約會燃燒140大卡,等於一罐汽水的熱量,以你投入的時間和努力來說,報酬並不特別好,你直接放棄喝汽水簡單多了


目前科學研究結果普遍認為,強度適中的有氧運動(如每天走路30分鐘、一週走5天)本身對減肥幾乎無效。


飲食控制再加上溫和運動的成果,通常也不怎麼令人驚豔。研究人員從6項試驗汲取數據發現,結合飲食和運動的減肥效果,經過6個月後,並沒有優於只靠飲食控制減肥。若把時間拉長到12個月,飲食運動套餐的效果才超越純靠飲食控制,但平均也只多減了1.8公斤,另一項研究的數據差異則不到1.36公斤。


有些研究發現,運動對減肥有顯著的效果。這些研究的參與者,平均一週運動五天以上,每節運動至少燃燒400到500大卡。要達到這個成果,一個68公斤的人必須每天至少快走90分鐘,或是1分鐘跑1.6公里並持續跑30分鐘。簡單說,有效的運動量會遠超過我們一般人的意願或能耐。即便我們達到了要求的運動量,身體通常也會產生補償效果,包括胃口變好或代謝變差,這些影響長時間來說限制了我們的減肥效果。


若單靠運動無法達成期待的減肥效果,我們常常就會變得消極,決定放棄 。一項追蹤30名過重人士12週並在事後進行採訪的研究,得到了典型的結果,那就是參與者對於連0.45公斤都減不下去感到心灰意冷,放棄抵抗,另一名沒能減肥成功的人形容,運動的經驗「像拿我的頭去撞牆」。


或許最大的問題是,靠運動減肥是把運動變成懲罰,是為了苗條曲線必須付出的代價。這樣我們就不太可能享受運動並長久養成習慣,一項研究中年女性運動感想的研究也提供類似的反饋。該研究把會使用「熱量」、「減肥」等詞彙的人分類為「塑身者」,不使用的人稱為「非塑身者」,兩群人的體重平均大約相同。塑身者更傾向把運動視為一種奮戰,而非塑身者說運動是因為很舒服。基於這樣的態度差異,非塑身者的運動量遠高於塑身者,也就不意外了。


也就是說,比起注意體重,我們關切自己幸福的話,就更能正面看待運動並持之以恆。有些人運動的目的是改善心情、減少壓力,也有人覺得運動能讓自己身心變強壯或增加對生活的控制力。


當然,運動的好處遠超過這些,像是降低心臟病、中風、癌症、糖尿病、失智、憂鬱症、背痛、感冒風險,也能改善睡眠、提升精力甚至改善性生活。運動對減肥未必很有幫助,但確實能增加肌肉與降低腹部脂肪並藉此改善我們的身形。所以若你打算開始定期運動,別只想著減肥,多想想運動如何改變你的情緒和體能,更有助長久維持。(原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