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成為雇主搶著要的「紫松鼠」

現在的就業市場比以往複雜,科技的高度發展,創造新的混合形態工作,而擁有這種組合技能的人才,稱做「紫松鼠」,受到雇主歡迎。想成為雇主眼中器重的「紫松鼠」,需要把握三個重點:符合當下需要和沒有時間性的技能都要精通;讓自己的技能組合更多元,主動跳脫舒適圈學習新事物;把握機會跟在身邊觀察優秀的同事與主管,學習他們的技能。


人才招募人員發明了一個詞,叫做「紫松鼠」(purple squirrel),指的是擁有某個職位所需技能的完美組合、常常不可能找到的搶手人才。

最近的研究顯示,工作的性質變得愈來愈「混合」(hybrid)。隨著科技迅速演變發展,新的工作角色變得日益複雜,而且要求具備的技能組合,比過去這些職位所需要的更廣。


這對剛踏入職場、開始建立職涯的人來說,是很好的消息。隨著對特別符合要求條件的人才有更高的需求,這為個人提供一些機會,可選擇要學習什麼,以取得更廣泛的技能組合。


你可以採取以下三種方式,強化自己的資歷條件,成為雇主眼中的「紫松鼠」。


精進符合當下需要的技能,以及沒有時間性的技能。如果你出於天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而培養了某項技術技能,例如數據分析,或者很擅長某個尖端的程式語言,進而變成世界級專家,這會對你的職涯有助益。但請記住,這情況只會維持一段有限的時間,因為你學會的技能是「有時間性」的知識。不久這世界會轉向另外一種程式語言,可能比你先前學會的更尖端、更符合屆時的需求。


另一方面,如果你天生擅長與人溝通、影響別人、說服別人,這可能就是你與生俱來的技能,必須不斷精進。影響和說服他人的能力,一直都會很有價值、是必備的,這就是所謂「無時間性」的知識。


請思考一下,你應該培養哪些無時間性的技能。可以去上線上課程、讀書、聽專家的播客(podcast),這些都是起步的方式。你結合有時間性和無時間性知識的組合愈強,你就是愈強的人才。


技能組合多元化。只要有機會參與一個在你舒適圈或專業領域之外的專案,務必趕快加入!強烈展現你的主動積極,以及渴望持續學習,會對你很有幫助。


跟隨在同事身邊學習。如果你有時候工作不繁重,有幾個小時較有空,不妨去找其他部門的某個同事,跟在他身邊觀察,學習他的技能。這有助於強化你整體的工作經驗,也讓你的主管知道,你有多種不同的技能。當需要有人幫忙的時候,你一定要自願加入。


整體來說,培養敏捷性和專業成長心態是很重要的,可讓你為目前尚未出現的未來工作做好準備。在這個變動的情勢下,你應主導發展自己未來的職涯,並做好準備,迎接未來的就業市場。


那麼,真正的混合性質工作是指什麼?以行銷為例,這個行業已經因為變動的科技領域而大大獲益。深入了解消費者購買模式和使用者行為的能力,源於「數位行銷」的出現,而數位行銷就是一種混合性質的工作,結合了傳統的創意技能組合(行銷專業人士具備的技能),加上數據驅動的分析技能,才能在這個新的現實情勢中成功。


這個趨勢是雙向的:傳統上只需要分析技能的工作,現在也出現這種「工作混合化」的現象。舉例來說,雇主現在要求資訊科技專案經理或軟體工程師,若要成功,就必須具備良好的人際關係技能、創意上的敏捷性,還要有能力與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現在的就業市場變得比過去複雜。科技正在改變工作,創造出新的混合式工作。你應該努力培養那些能補充你履歷上不足之處、又能讓你高人一等的技能。(原文)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7個常見習慣 害你不快樂

我們都曾種下一些因,讓自己陷入不快樂的境地。除非你生來就懂得愛自己,你可能有一、兩個甚至幾十個習慣,是害你不快樂的元凶。專家建議好好檢視自己有沒有這些常見習慣,進而建立不一樣的心態,來避免這種自我破壞的傾向。

1.對特定成果太執著

你如果太執著於做某些事情一定要得到預想中的後果,可能會很容易失望。生命是難以預期、難以控制的,若你太過看重特定的成果,就很容易失落、沮喪。


你該時時提醒自己,儘管你可以控制一部分的人生,但其他部分是取決於機運、他人的決心和其他因素,就像2020年一樣,任何好事、壞事都可能在任何時候發生,不要太依賴自己的預測和想望。


2.自我批評

自我懷疑與自我批評,是人類大腦最常陷入的自然負面循環。


我們多數人腦袋會有一個小聲音,細語著我們的缺點或失敗,或想像中別人在我們背後說的壞話。有時候這些小聲音會從細語變成尖叫,我們就會被這種負面認知淹沒。


不管這些腦海中的負面聲音是大是小,自我批評都是通往快樂與成功的障礙。我們應該保有對自己狀況的實際認知,但這不同於因為不必要的自我批評陷入低潮。


當你陷入這種循環,你要認知到大腦想告訴你什麼,然後去翻轉它。你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盟友,所以要像對好麻吉那樣對待自己。


3.忘了感激

懂得感恩讓我們能後退一步,盤點人生中珍愛的事物,而不是困在只想到壞事的模式中。


你應該定期花點時間感恩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也許一天一次或一週一次,在你散步或洗碗時列出清單,每個月底寫下來也可以。


4.與別人做比較

在社群媒體盛行的世界,你很難避免跟人比較。如果可能,降低你使用的社群媒體頻率,或試著在滑手機時帶著思考判斷。若你發現你會嫉妒網紅、朋友、網路名人,與他們比較那你該提醒自己,對方只呈現生活的一小部分,只要你花多一點時間也可以營造光鮮亮麗的生活,讓別人以為你的人生超完美。不管對誰來說,生命都是不完美的。別再比較了。


5.只活在過去或未來

數千年以來,人類的智慧告訴我們,活在當下是幸福的關鍵,不過我們多數人不是活在過去就是活在未來,卻忽視現在。我們有些人沉浸在過去的心痛、悲劇與失敗中,走不出來,也有些人不斷想著未來,迷失在美夢當中,這讓我們無法完全活在當下。但活在當下,才能讓你更加快樂。


6.太怕冒險

風險很可怕,讓我們暴露在未知當中,但有時候我們應該接受有風險的機會與挑戰,勇敢嘗試,不要為了避免失敗放棄機會。


7.完美主義

跟害怕冒險一樣,完美主義也常常導致害怕失敗,不敢想像沒有完美做好一件事的後果。不過我們應該去學習、去嘗試不擅長的事,不要因為害怕不夠完美阻礙自己前進的腳步。(原文)

每天快樂一點點的秘訣,5個慢下來的小方法

憂鬱的時候,不要逼自己「努力好起來」,給自己一點時間,以及很多很多溫柔,每天快樂一點點就好。英國有名的節目主持人菲恩.卡頓聰明美麗,家庭幸福,事業成功,卻依然得了憂鬱症。她想辦法找到快樂的平衡:不要跟任何人比較,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覺得舒服自在。


要心滿意足,絕對要先做到「快樂的平衡」。說到平衡,大家應該不會馬上聯想到眉開眼笑、興高采烈的模樣,因為我所謂的「快樂」,並不是喜孜孜、甜絲絲,什麼事都好棒棒,而是泰然自若,沉著冷靜的感覺。


做一些會提升情緒的事,可以幫助你達到身心平衡。人活著總是有好多責任要扛,隨時都有壓力,所以保持平衡是很重要的。像我就得在當媽媽、上班工作、滿足創作欲等這幾件事中取得平衡,這樣我才會覺得自己對小孩、先生,以及工作都全心付出,也留給自己夠多的時間和精神。相對的,知道自己有方法可以把事情都拿捏得剛剛好,我就可以全心全意享受一切。


你的平衡跟我的平衡不會一樣。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平衡之道,並且往這個目標不斷努力。


學習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找到平衡其實不太容易,要是突然碰上逆境,就更加困難了。和很多人一樣,我經歷過失落、痛失親友,也受過驚嚇、創傷,有些經驗至今仍跟隨著我,我要很努力才能避免捲進負面能量,把注意力重新放回生命的正面能量上;創傷尤其難擺脫,它彷彿深入每個細胞,像水蛭般緊緊黏著我,死都不肯鬆開。


每個人處理傷痛的方式不同,對我來說,在生活中找到平衡超級重要,給自己一點時間暫停、自省、自我療癒和修復,那些緊緊抓住你的東西才會開始放鬆,讓你重新看見陽光。


我是一個容易走極端的人。當我墜入愛河,我就像自由落體一躍而下,沒有降落傘保護;當我眼中有一個目標,就對身邊的許多事物再也視而不見。我的情緒感受也往往很激烈,所以,取得生活的平衡對我來說本來就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心力,而且要時時警惕自己。


不過我覺得,還沒完全達到平衡也沒關係,這本來就要花一點時間。對人生的看法得從最基本的觀念開始改變,幾乎所有既定想法都要重新設定,速度當然快不起來。


為自己內建壓力鬧鐘

有時候我會給自己太多壓力,以致於累壞了。我想要把很多事情通通做到完美,又常煩惱自己做得不夠,或是擔心自己變得過度自滿。我很幸運,因為我喜歡當媽媽,對工作也很有熱情,所以就算要做的事非常多,還是很開心。像寫這本書時,我就活力充沛,愉悅感像泡泡般咕嘟咕嘟冒個不停。我好喜歡有個目標、計畫,讓我努力去完成,可以把自己的經歷一五一十地寫下來,更是一個宣洩情緒的管道。跟孩子相處,或是錄節目整天後,我就會寫、寫、寫個不停,寫到眼皮都要闔起來了,就算被先生拖上床睡覺,可是小孩又很早就醒來,所以我經常睡眠不足。


我很喜歡忙碌地活著,「人只能活一次」是我的座右銘。我還想做更多事,但我現在懂了,只要超過負荷的極限,我的身體和思緒就會開始抓狂,尖叫著想要一些寧靜。這是我內在的鬧鐘,提醒我該找回平衡了。


這個時代,要不過勞真的很困難,外頭有這麼多機會等著我們,各種壓力催促你拚命做事。我們可能想要或需要更努力工作,覺得自己應該更認真一點,或者要更熱絡地出門社交,就算行程已經很緊湊,還是要儘量擠出時間。我們可能忙著照料身邊的人,卻忘了查看自己過得如何,每天都覺得時間、體力都不夠,沒辦法完成每件想做或必須做的事。


學會辨別「應該要」和「想要」

只要我又陷入這種累死人的模式,我就試著分辨哪些事情是我該做的,哪些事是我想做的。


大多時候,只要你記得心中想達成的目標,就會發現即使是最無聊的「應辦事項」都隱含著「想要」的元素。比如「我應該上健身房」,意味著「我想要感覺很棒」。


如果你知道這些該做的事最終會讓你快樂起來,那就去做吧!


如果這個想要是出於恐懼和低自尊,而且會讓你感覺很糟,那就應該丟棄它,轉而投入為你帶來正向動力的事物。


五個慢下來的小祕訣

大家可能覺得每天時間都不夠用,不過如果活用以下小訣竅,就可以讓時間在你掌握之中:

1.吃東西時,慢慢吃。坐下來,一口一口地,好好享受眼前的食物。

2.深夜記得關手機。訂個適合自己的時間,過了那個時間後就不再傳訊息或寄電子郵件。我通常是訂在晚上九點,隔天吃完早餐後才會看手機。

3.走出家門,站在屋外五分鐘,晴雨無阻。離開常待的地方一會兒,可以調整思緒,處理接下來的事,這效果就跟抽菸一樣,但是不用吸半根菸!

4.隨意塗鴉。工作結束後或睡覺前,除了滑手機、上網,簡單塗鴉更有益身心。只要一枝筆、一張紙,就可以隨手畫畫了。不用很會畫,光是拿筆專心塗著,對大腦就很有益處。

5.仔細環顧周遭環境。就算身處繁忙鬧區,只要暫時抽離,觀察四周,你的內心還是可以保持平靜。看看身邊的人,靜聽周圍的聲音,聞聞空氣的味道,感受衣服在身上的觸感、每一口呼出的氣息。其實你沒有真的靜止不動,只要一點點覺知,就可以沉澱、暫停一下。

本文轉載自小貓流文化《快樂一點點就好

快樂的祕訣是什麼?耶魯大學史上最夯課教授:先做三個深呼吸吧

 快樂有助戰勝新冠肺炎!耶魯大學史上最夯課教授:先做三個深呼吸吧


研究顯示.情緒與心理健康,跟免疫力息息相關。轟動耶魯的最夯選修課「快樂學」教授,透露在疫情中保持好心情的簡單方法,而且馬上就能做!

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桑托斯(Laurie Santos)的快樂課「心理學與美好生活」,就已經是這所長春藤名校成立300多年來,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2018年剛推出,馬上有1200名學生同時選修。隨後,耶魯大學把這門課改名為「幸福的科學」,放到線上教育平台Coursera,兩年來吸引了50萬名學生註冊觀看。3月以來,隨著全球疫情升溫,學生數暴增超過兩百萬,而且還在增加中。


桑托斯認為,這反映出愈來愈多人希望在疫情期間,尋求方法來維護心理健康,而「這堂課提供了有科學根據、馬上可以去做的實用技巧。」


留著一頭棕色長卷髮,45歲的桑托斯,近來成為媒體爭相訪問的對象。所有人都想知道,面對疫情,讓心情保持快樂的祕訣是什麼?「先做三個深呼吸吧,」她建議,從最容易做的方法開始。以下是她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等媒體採訪的重點整理:


眼前,我們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處境。以往遇到危機,我們的反應通常是與朋友相聚、跟自己關心的人見面。我們會想去養老院探望祖父母,擁抱他們,或是去健身房跟其他人一起做瑜伽。


當壞事發生時,我們總希望跟別人在一起,但是,這次的病毒卻讓我們無法再這麼做,所以我們不僅面臨身體的健康危機,還面臨著潛在的心理健康危機。


我們都知道如何採取簡單的行動,例如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來保護身體,但是很多人卻不曉得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大家對疫情都感到焦慮、不確定和恐懼,這對我們的免疫系統也不好。有證據顯示,當你產生很多負面情緒時,更容易感冒。


面對疫情,關注我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同樣重要。所以我們製作了一系列的迷你Podcast,針對疫情期間的不同問題,提供建議,例如隔離時如何保持社交連結、如何避免因為恐慌而不停滑手機、如何避免親密關係受到影響等。


這不是老生常談,我們提出了研究、圖表和隨機對照實驗,讓大家知道這些建議都有憑有據。


快樂的祕訣是什麼?很多人以為快樂來自擁有大量的金錢、物質或讚譽,但研究顯示,快樂其實與你的行為和心態有關。(看更多:網購也買不到快樂? 少買東西的人就是比較幸福)


快樂的祕訣1:社交

首先,從行為來看,從事社交活動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快樂的人會花很多時間跟人互動,而且他們最常跟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活動。但疫情時期必須保持社交距離,意味著我們無法與自己關心的人進行肢體接觸,社交活動會有困難。


儘管如此,研究發現,就算無法與他人實體相聚,透過Zoom或FaceTime等視訊軟體在線上與別人即時互動,也可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與人連結方式,我可以看到你的面部表情,聽到你的聲音,我們可以一起大笑等。


雖然不完全一樣,但這種線上碰面,至少模仿了人類作為社會性靈長類動物,平時自然而然與別人建立聯繫的很多互動。


舉例來說,我現在常常用Zoom跟我媽媽視訊,我很希望能開車到麻薩諸塞州去看她,讓她可以抱抱我,真能這樣當然最好,但視訊也不錯。疫情時期,我們絕對需要善用所有想得到的方法,來維持人際連結。


快樂的祕訣2:助人

其次,快樂的人通常都以他人為主(other-oriented),也就是說,他們專注於他人(而不是自己)的快樂。很多人以為,快樂就是要以自己為中心,強調自我照顧和善待自己,特別是疫情當前,現在不是更應該多關心一下自己嗎?


但研究顯示,快樂的人往往更關心別人,他們會向慈善機構捐款,投入時間擔任志工。隨手行善,不僅有助於增進個人的快樂,對社會也有積極影響。特別是現在。


例如,我在耶魯有個學生叫做艾爾肯(Liam Elkind),他聽了我的課,跟幾個朋友在紐約成立了一個名為「無形之手」(Invisible Hands)的組織,專門替那些因為疫情無法外出的老人與弱勢者,採購食品雜貨和藥品。(看更多:研究顯示:想快樂就不要提早退休、不要買房子,也不要當律師)


結果,他們很快就號召了上萬名義工加入。我看到新聞報導時,起先只覺得這個年輕人好了不起,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我的學生。


他最近來上我的Podcast,談到他從我的耶魯快樂課,學到了助人和建立社交連結的重要。看見他把課堂所學化為行動,而且幫助了那麼多人,真的很棒。


快樂的祕訣3:專注當下

第三,快樂的人通常都有一定的心態,他們傾向於看見事情的光明面,尋找一線希望。同時,快樂的人往往更加「專注於當下」(be present),察覺正在發生的事情,留意自己身體的感覺。


面對眼前這場危機,練習正念冥想,會非常有效,它讓你專注於當前,所以你比較不容易分心,不會一直想著要去哪裡買下一捲衛生紙,或掛念某個親戚發生了什麼事情。


疫情確實讓人很不開心,但我們有兩種選擇:我可以選擇接受現實,繼續前進,盡一切可能保護我的免疫系統、我的心情和我的家人;或者我也可以讓自己成為疫情的犧牲者,飽受折磨。


我們提出這些建議的用意,就是希望告訴大家,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做得更好,讓你在面對困境時告訴自己:我對眼前的情況有一定的控制權,我要把它視為挑戰,全力以赴。


例如,我自己學到了一種有用的心態,叫做「斯多噶挑戰」,這是哲學教授歐文(William Irvine)提出的概念。斯多噶學派一向認為,我們應該把人生的各種逆境,當成鍛鍊韌性的機會。


斯多噶挑戰:把逆境當鍛鍊

所以,用斯多噶挑戰的心態面對危機,就是認真思考,日後你想怎樣看待這場危機。你當然希望自己打贏了這一仗,可以自豪地跟孫子說,「我撐過了2020年新冠肺炎,變得更強,而且還幫助了別人。」


也就是說,即使眼前情況這麼糟,你也可以轉換視角,從恐慌變成挑戰。這種視角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不僅讓我在情緒上更正面,也促使我採取行動,不再那麼無力。


我現在常做幾種靜心冥想,一種是「感恩」冥想,想著生命中那些值得感恩的事物。(看更多:107歲神奇女人戰勝新冠肺炎 這是她第二次抗疫成功)


另一種,是「慈心」(Loving kindness)冥想,我會讓自己坐好,先想著生命中最關愛的那些人,「祝她快樂」、「祝他健康」,然後逐漸轉向其他人,可能是某些比較難有好感、甚至很難搞的人,我也會一一祝福他們。


過程中,我還會祝福自己:祝我快樂、祝我健康、祝我把自己照顧好。有些人可能不習慣這麼做,但研究顯示,這種練習對於防止過勞非常有幫助,而且也是自我疼惜、善待自己的好方法。


當下,你能做些什麼讓自己的心情變好些?做三個深呼吸吧,這個建議聽起來很普通,但它對於控制焦慮非常有用,可以調節你的交感神經系統,關閉在壓力下「戰或逃」的反應模式。(原文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Steve實測最有效的健康減重法~168斷食法

Steve心得 

我長期以來一直保持量好的運動習慣,但是去年我的體重還是最高快摸到65,對於如何把體重控制在良好的水平苦惱不已。


今年8月發現很多文章談及168的好處,立馬加入168的行列,不到3個月效果超驚人,已經完成61公斤以下的目標,感謝168,哈哈!!



保持適當的運動,身體各項指標都能夠平衡的很好


「168斷食法」真能成功減肥?營養師分享6方法證實:正確使用是有效的!

減肥有句話這樣說「七分靠飲食,三分靠運動」,由此可見飲食的攝取、熱量的控制,佔減肥很重要的一環因素。



紅遍全球的「168間歇性斷食」,近日也在台灣流行了起來,許多人都用此方式減肥,到底什麼是168斷食法?是否真有效果?營養師宋明樺表示,進食時間控制好熱量和嚴格遵守禁食,「正確使用是有效的」。


營養師宋明樺近日於臉書粉專分享「168斷食法」,方式就是一天24小時當中,拆成兩時段分別是16小時與8小時,16小時時間內禁食,8小時進食。


宋明樺解釋,168斷食法減重的原理 ,就是靠16小時「禁食期間」讓胰島素下降,使得升糖素開始作用,消耗原本儲存的能量和脂肪達到減重(脂)的效果 。


另外,宋明樺強調,所謂16小時禁食,還是有不同的程度分別,依照每個人的身體狀態,跟可以接受的方式挑整,大致能分三大種,「嚴格執行完全不吃任何東西,只能喝水」、「可以喝少許無熱量或是低熱量流質飲品」、「可以吃少量低熱量點心,如:低糖水果...等」。


那麼另外可以進食的8小時,是可以不克制熱量,想吃什麼就吃嗎?「當然不可以」宋明樺舉出研究表示,168斷食法在初期會有明顯的減重效果,但若是進食的8小時全然不控制熱量,時間久了,168斷食法的效果即會「不顯著」。


宋明樺說明,「一樣是『總熱量』的問題,雖然把進食時間控制在8小時內,而不是想吃就吃的狀態,但若是那8小時攝取的總熱量遠超過身體所需,用不掉的熱量依然會表現在體重(脂)上面」。


宋明樺認為,168斷食法「正確使用是有效的!」以下有6大方法供減肥族參考:

1.依照個人作息設計屬於自己的8小時。

2.一開始可能從10小時開始,循序漸進縮短到8小時內,例如:早上9點~晚上7點間可以進食。

3.進食時間注意水分的補充,有時候有飢餓感可能是口渴的警訊。

4.越接近晚上下班休息時間,即使是進食時間,熱量還是要逐漸減低,多利用蔬菜取代。

5.8小時進食飲食,一樣要注重營養素比例均衡(這點最重要阿)。

6.仍要搭配適合的運動與正確的睡眠習慣。(原文)

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番茄鐘工作法!改變習慣作好「時間整理」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日前表示,自己的工作訣竅是「番茄鐘工作法」。什麼是番茄鐘工作法?「番茄鐘工作法」是一九八○年代後期,弗朗西斯科.西里洛(FrancescoCirillo)所開發的時間整理方法。意指二十五分鐘內,只專注在目前正在進行的事項,並用五分鐘時間專心休息,並再次以二十五分鐘為單位,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方法。


為了做到時間整理,最必要的便是改變「習慣」。不論你多麼擅長掌握與計畫時間,若是沒有身體力行養成習慣,就沒有任何用處。以下將為各位介紹幾個一定要改變的時間相關習慣,並請各位試著思考自己目前的習慣當中,有哪些是需要改善的。

•習慣將要做的工作拖到明天

•無法專注於目前所做的事情

•習慣想要一次處理多項工作

•習慣性地發呆


事實上要改掉壞習慣是很困難的。因為習慣如同嬰幼期學走路或學說話一般深植於大腦,是反射性的動作。因此與其徹底根除壞習慣,不如培養出可以取代壞習慣的好習慣。


現在就來思考一下自認為是壞習慣的行為,並找出正好相反、可以提升時間效率的三個好習慣,開始進行訓練。舉例來說,只要養成每天早起的好習慣,便不會有喝酒到通霄的壞習慣。比起設定戒酒的目標,早上早起的正面目標反而在心理層面能夠給予更強烈的執行動機。


除此之外,一旦養成了一個新的好習慣,甚至還會衍生出更多個好習慣。例如早起習慣養成後,早上剩下的時間也會自動養成看書或運動等休閒習慣。每個新習慣的養成,都必須花費一定的時間。


根據專家表示,若要養成新模式須花費三週的時間,而養成反射性動作則需六十六天,若要養成徹底屬於自己的習慣,則差不多須耗費一百天左右的時間。像是「一天試著只早起三十分鐘」、「提早一小時睡覺」等,先從較為簡單的目標開始,先練習個一百天來試試看吧。 


培養專注習慣的計時器

知識勞動者總是被時間追趕,為了處理各式各樣的工作,常以多工作業(multitasking)的方式來進行工作。像是邊講電話邊打字,邊吃飯邊準備會議資料等。但是生產型專家反而主張,這樣的多工作業是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的最糟糕工作法。


當然,這樣的方式可以一次達到進行多件事情的效果,但若以整體性來看的話,因為沒辦法投入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反而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或者造成投入時間與工作成果不對等的情況。根據在美國的統計調查顯示,光是這樣被浪費掉的時間,換算成金額的話,一年竟高達六十五億美元。


在此,我推薦「番茄鐘工作法」(pomodorotechnique),為你提高專注力。「番茄鐘工作法」是一九八○年代後期,弗朗西斯科.西里洛(FrancescoCirillo)所開發的時間整理方法。意指二十五分鐘內,只專注在目前正在進行的事項,並用五分鐘時間專心休息,並再次以二十五分鐘為單位,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方法。


1. 早晨將鬧鐘設定為十五分鐘。寫下今天必須完成的所有工作後,排列出優先順序。

2. 將鬧鐘設定二十五分鐘,並在這二十五分鐘內全心專注於一件事情上。

3. 當計時器響了之後,徹底休息五分鐘。

4. 休息結束後,再重新開始二十五分鐘的工作。


像這樣簡單的方法,不需特別的知識或訓練便能馬上開始進行。因為二十五分鐘內只做一件事,自然可以培養出專注力,還能克服拖延的壞習慣。拖延習慣會導致你總是無法開始一件事情,只會整天操心掛念,但是只要先轉動了鬧鐘,無論如何都會開始一項工作,一旦開始進行,你就會發現其實也沒什麼,對於工作的壓力也會減低許多。


此外,還會意外獲得更多時間休息的效果,藉此解決明明有休息卻仍覺得沒有休息,明明在工作卻又沒有成果的問題。當然,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能達到計畫、執行、評核這三個階段,每天寫下要做的事情,劃掉已做完的事情,自然而然實踐了這三個階段。若是需要長時間處理的事項,可以計算出花了幾段pomodoro時間,舉例來說,如果在撰寫行銷報告這件事情上消耗了三段pomodoro時間,那麼就是二十五分鐘乘以三,即總共花了七十五分鐘時間。像這樣的記錄重複出現幾次之後,以後在計畫撰寫行銷報告時,就可以自動估算出大約需要七十五分鐘來安排行程。


花十五分鐘寫失誤日記

「如果有時光機的話,會想回到什麼時候呢?」、「若時間可以停止的話,想停留在什麼時刻呢?」像這樣小時候你我都曾幻想過的事情,表示出人類想要支配時間的慾望。但是直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人能夠將時間停止,與其抱持著想要支配時間的想法,不如轉換成賦予時間價值的心態。時間管理專家羅塔爾.塞維特(LotharJ.Seiwert)說過以下這段話:「為了達到真正成功的時間管理,其關鍵便是空出專屬於自己以及人生喜悅的時間。」


賈伯斯也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時如此說道:「成為墳墓裡最有錢的人對我來說並不重要,能夠在夜晚準備躺下睡覺時,對著自己說出一句『我真的做了一些美好的事』,對我才是有意義的。」


雖然他並沒有明確地說出什麼是美好的事,但我們每個人也都知道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美好的事,而賈伯斯則是在「一天」的時間內,對於自己以及所做的事情感到真正的喜悅,這就是最佳的時間整理祕訣,同時也是時間整理所贈予你的禮物。


當一天即將結束時,我們在評核時也要以此作為標準,想想:「今天是否有為自己的人生投資時間?」「今天我所投資的時間是否獲得了成就與喜悅?」試著每晚利用十五分鐘寫一篇簡短的日記吧,透過這篇日記回想整理一天所經歷的事情,並分類出想要永記在心的事與需要反省之事,我建議可以寫「失誤日記」。


在愛爾蘭管理學校進行時間管理訓練計畫的湯姆.麥肯納羅格(TomMcConalogue)表示:「若分析成功,成功就會分析你,若分析失敗,成功則會來找你。」試著將今天一天發生過的事情回想一遍,並選出其中一項來進行反省,原本預計要進行的事項,或者犯下的錯誤、沒有達成的原本預期目標等等,將其用筆寫下,只要持續記錄,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不斷在進步改善的自己。


建議也可以寫寫看「成功日記」,所謂「成功日記」,是在睡前寫下以下三件事項,

第一,自己會成功的理由,只要每天寫下記錄,不知不覺就會提升對於自己的信心與信任;

第二,寫下當天做得最好的事情,有助於你發現自己的強項;

第三,寫下要改善的一項事情,可以使自己更加進步並懂得謙虛。在網路上只要搜尋「成功日記」,就能發現每天一同記錄成功日記的社群網路,透過這些平台,對習慣的養成也有很大幫助。


五分鐘零碎時間的力量


「千萬別說『三十分鐘的時間如灰塵般微小』,在這段時間處理如灰塵般微小的事情,才是明智的方法。」這是大文豪歌德所說過的一句話。擅長管理時間的人,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之一便是很會管理使用零碎時間。


只要一天花五分鐘,十年便可累積成寫一本書的時間,若你不懂得如何管理五分鐘這樣的瑣碎時間,那就更別提要管理一天二十四小時了。相反的,若你懂得如何管理五分鐘的時間,就能有效擺脫在時間中遊蕩徘徊,並具體管理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


無法整理零碎時間的人,最大的特徵即是不認為零碎時間是時間。也許他們不會承認,但這些人通常會認為一小時以上才是時間,五到十分鐘直接浪費掉也絲毫不覺得可惜,如果突然多出五到十分鐘的空檔,他們會拿出手機開始玩遊戲,並回答你這就是活用零碎時間的方法。


此外,最近在地鐵、人行道、購物中心一樓,都可以看到瞳孔失焦在發呆的人。那麼「放空的時間」究竟要如何定義呢?那就是「沒有任何結果的時間」。舉例來說,如果在地下鐵使用智慧型手機看新聞,就能產生閱讀的結果,但「放空」是沒有任何產出的。就連打盹或淨空腦中想法都可以被定義成是休息時間,「放空」則不能被定論是休息,因為那是一種放任時間的行為。


你是否還記得學生時期的下課時間呢?下課十分鐘衝去福利社買麵包、與朋友聊天,回程路上還到隔壁教室向朋友借書,甚至還能再去一趟廁所回來。這樣看來,其實五分鐘也不是一段很短的時間,卻經常被浪費,因為大多數人不曉得五分鐘的價值。若你想知道五分鐘的價值,不妨拿起鬧鐘設定五分鐘後,什麼都不做等待看看,你一定會感到時間過得非常漫長,這就代表五分鐘其實是滿長的一段時間。


接著再來記錄一下瑣碎時間吧,通常都在什麼時候會產生瑣碎時間呢?瑣碎時間又有多長呢?將這些都一同寫下吧。上下班時間搭地下鐵通勤三十分鐘、早上剛到公司的十分鐘、約會時朋友遲到十五分鐘等,只要寫過一次你就會知道,下次如果再出現相同情況,就會產生零碎時間,並告訴自己下次要有效運用這段時間。


最後,預先寫下零碎時間要處理的待辦清單吧,善於運用零碎時間的人,他們都有一份零碎時間用的待辦清單,擔任教師並同時取得六十張以上資格證照,打破韓國區金氏世界記錄的蘇丙良,據說就是利用休息的時間讀書。每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就能閱讀約五頁的證照參考書籍,一天就是三十五頁,一年則可以超過一萬多頁。


我會從走出地下鐵,爬樓梯到目的地約五分鐘的時間內,打電話給我最珍貴的人,每天上下班兩次,也就是一天只要花上十分鐘,一個月就能向六十位人脈聊天噓寒問暖一番,將這五分鐘投資在你最重要的家人身上吧。其實很多人都會在公司浪費意外多出的五分鐘,回到家後卻以「好累」為由,連五分鐘都不願意與自己的小孩聊天。


從今天起,不妨試著在到家後更換便服、放包包時與孩子對話五分鐘吧,睡著前好好看著自己的老公或老婆五分鐘說一句「我愛你」吧,上班前等電梯時的那五分鐘用來打電話給父母親吧,只要五分鐘,便足以傳達愛意給自己最心愛的家人。


此外,零碎時間也是可以用好文章、好照片、好音樂來充電的時間。帶著名言集這類可以短篇閱讀的書,一邊走路一邊讀,或利用原本坐在辦公椅上的時間,為了健康著想,做點伸展運動,或暫時起身走走路。你的運用方式,將決定零碎時間成為死的時間或黃金時間。(原文)

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跟巴菲特學悲觀 擅長做心理準備的人,比較不會老


【洪蘭專欄】負面心理會影響身體健康,但研究發現,預想各種最壞可能並擬定解方,心裡有譜就更有能力處理,還能延緩細胞老化。


一般來說,西方人比較樂觀,東方人因為天災人禍不斷,遇事比較焦慮,環境使然,無可厚非。但是負面情緒會壓抑免疫系統,對健康不利,所以人應盡可能樂觀,做老師的更要鼓勵學生正向思考:「考壞了?沒關係,下次努力」、「天塌下來了?沒關係,有長人頂」。但是最近覺得,太過樂觀可能會誤事。

這次新冠肺炎造成全球這麼多人死亡,一個原因是很多國家太過樂觀,沒有利用中國疫情的兩個多月先行預防,連最基本的口罩都沒準備足夠。美國總統川普更是無視全國逾十萬人死亡、白宮幕僚確診,到現在仍不肯戴口罩。

悲觀的人可能比較不快樂,但他們比較實際。有一個實驗是請大學生坐在桌前,每次按鈕,綠燈便亮起來,但有時綠燈會不亮。悲觀者幾乎馬上就發現這個鈕並不能控制燈,開始懷疑實驗者的話;但樂觀者卻深信他們對燈有控制權,繼續做下去。

美國在越戰後,社會瀰漫著一股失敗主義,人們焦慮不安、憂鬱、失眠,嚴重影響社會安寧。藥物雖可幫忙,但副作用大,因此80年代發展出一種認知治療法,請病人想最壞的各種可能性,然後擬出應對方法,一旦心裡有了譜,焦慮便可減低。這就是「防禦性悲觀」。

衛斯理學院教授諾倫(Julie Norem)在著作《我悲觀,但我成功:負面思考的正面威力》提到:防禦性悲觀主義跟一般悲觀主義不同,它不能使你不焦慮,但是它使你的心智集中在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所以它可以有產值。

這也是美國股神巴菲特說的:「正確的評估真相,然後著手面對它。」逃避或否認不能解決問題,直視它卻可以。最近更發現這種方法可以延緩焦慮症者的細胞老化。

我們染色體末端DNA序列的端粒(telomere)會因細胞分裂而變短,當端粒短到無法再分裂時,人便老化。瑞典的研究發現焦慮症者的端粒比正常人短,但是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患者比未受治療者好一些。

《中庸》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執政者必須有防禦性悲觀的心態,因為自我幻覺(self-delusion)可能帶給人民災難。(原文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英國政府防疫奇招!》如何阻絕病毒?讓六成以上的人都染病!

英國媒體最近討論最熱烈的主題,強森首相採用了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防疫新冠病毒的方法:不封城,讓多數體質相對強健的英國人,在最短的感染新冠病毒,才是最有效阻絕病毒的方法。

這套方法叫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英國政府的首席科學顧問Patrick Vallance(可點擊Sky TV),在媒體上反覆解釋:只要六成以上的英國人曾經染病、具有免疫力,就會對病毒形成自然的阻絕。他說,新冠病毒致命性低,八成染病的人會自動痊癒,防疫重點是保護那些身體本來就虛弱的人,避免讓這些人在短時間同時得病,更不能讓這些人在同時轉成重症,拖垮醫療體系。

簡單來說,保護的重點不是疾病,而是醫療體系,不要讓重症人數密集發生,產生高峰(spike,見圖,紅色曲線),只要讓發病狀況平緩(見圖,藍色曲線),就能打贏防疫戰爭。否則就算這次防堵成功,下回疫情還會再來。


根據這個邏輯,英國政府頒布幾項措施:

1. 不會檢測每一個有症狀的人,有輕微症狀的人,在家隔離就好,不需要接受檢測,只有症狀嚴重較重的患者,才需要檢測。

2. 3月13日開始,只要出現咳嗽和發燒等症狀的人,就必須在家隔離7天。7天後,如果症狀持續或惡化,再打119或叫救護車。

3. 禁止學生出國旅行。

4. 70歲以上的老年人近期不要出門。

Patrick Vallance說,這樣做,跟其它國家採防堵式的目的,並沒有太大不同,都是保護醫療體系,不要讓醫療體系崩潰,防制感染反而是其次的事情。其實,這套方法,跟新加坡類似,金牛幫有位朋友是新加坡執業醫師,他說,基本上,新加坡不會大規模檢測,若病人送醫之後,發現症狀類似新冠,再做檢測就行。以此看來,跟英國現行做法似乎差不多,若新加坡防疫有成,希望英國也能如法炮製,讓瘟疫趕快過去…。(原文)

類似文章
英國和美國對抗COVID-19防疫策略的不同


關於英國和美國的防疫策略,有一些非常值得探討的地方。以下是我的簡略說明(除了台灣之外,這兩個國家我最熟悉,所以只針對他們來解釋):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兩個國家對抗COVID-19策略制定的個別代表人物:Anthony Fauci和Patrick Vallance。

Anthony Fauci, M.D.本人除了基礎研究超強,也是米帝防治AIDS和制定911之後biodefense的專家(記不記得有段時間炭疽吵得很兇?他就是領導對抗這個的要角之一)。基本上這幾年只要有大型傳染病爆發,美國國會的hearings(聽證會)一定看得到Tony的身影,他也成功帶領美國一次一次通過各種疫病考驗。

Sir. Patrick Vallance M.B. 則是前GSK drug discovery的頭頭,後來成為UK的 Chief Scientific Adviser。他是在英國推動科學和證據領導政策的非常重要人物,同時也是首先把行為科學引入政策制定的先驅。

這兩位專家,也一直在告訴我們非常重要的訊息:
1)現在還未到疫情的高峰期,在情況好轉前,事情會變得更糟。這是無法避免的,不要對這件事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2)我們現在所有的防疫手段,都不是要讓疫情不爆發,而是把疫情從下圖的粉紅線,變成綠線。

3)我們現在面對的時間單位,是以"季"在算了,不會是幾個星期就能解決的事。


基於這三個共識,兩邊卻發展出完全不同的策略。為什麼呢?要了解這點,我們首先必須先釐清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要防疫?

這個問題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當然是為了人民的健康。保持人民健康,除了一些很難估量的人道因素,若改成比較功利的觀點,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整個社會的productivity(或是有人喜歡說是wellbeing,但通常比較productive的社會,wellbeing也比較高)。可是productivity除了受到人的健康影響,也同時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甚至很多防疫因素,都會降低productivity。
最明顯的例子,其實就是quarantine和禁航。大家應該可以想像居家隔離或飛機航線暫停,對於個人的生活和其能帶來的生產力影響有多大。當你被要求留在家中,能夠貢獻的生產力就局限在可以以遠端完成的工作範疇,同時失去社會支撐,很多心理健康指標都會下降,甚至造成憂鬱症等症狀的發作或復發。所以這些防疫手段,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大家的日常生活。因此,一個防疫手段是否應被執行,其實真正的關鍵點在於它執行的效果、執行的難度、執行的成功率等因素綜合起來,和疫情相比,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孰輕孰重。

讓我以一個例子來輔助說明。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個疾病會感染60%、70%甚至更多人的說法。這個說法是假設沒有進行任何防疫手段,推估可能會影響的人數比例。一個疾病如果影響到超過一半人口,他帶來的破壞力之大,應該不難想像。那麼假設現在我們為了對抗疫情,執行了第一個政策:斷航。斷航之後,我們可以把疫情的嚴重程度減低一半,從70%降到35%。我們現在再假定任一事件,對於人類生活影響成度可以被量化為1-10分,1最小,10最大。在70%人感染疾病的情況下,影響是10分。降到35%,影響降為4分。而斷航造成人類社會的影響,假設也是4分。在政策執行前,對人類社會的總影響是10+0=10分,之後則是4+4=8分。所以整體而言斷航是z>b。
那假設斷航之後,我們又想要關閉學校。關閉學校加斷航,可以把疫病的影響從10分將到3分(這裡也會遇到類似邊際效益會遞減的問題喔~),加上斷航的影響力是4分,所以現在分數是7分。但是這個分數還要再加上關閉學校的影響,才是對社會整體的總影響。在關閉學校前的總影響是8分,現在未加關閉學校的影響前,總影響是7分,也就是說,如果關閉學校的影響大於1分,那對社會的總影響,就會大於關閉學校前,即便單看對疫情的控制,關閉學校是有利於控制疫情,但對於整體社會,卻是更為不利的。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對於社會的影響,會隨著疫情的嚴重程度而變動。在下圖藍點和綠點時,因為受到感染的人數不同,因此疫情的影響也不一樣。是以在疫情的不同階段,適合採取的手段也不同。譬如在藍點時關閉學校可能是b>z,但在綠點時就是z>b。
(我畫的圖都是不精確的示意圖,真正的曲線,斜率在達到高峰前會不斷增加,過了高峰會一直減少)

這裡就會跟著帶出一個重點:知道自己目前處於疫情的哪個階段,非常重要。目前美國和英國,都是認為自己是處在藍點。但是有多接近由藍點變成綠點,英國目前的掌握會比美國好,因為美國一開始CDC檢驗試劑出包,讓他們會相對難以準確知道自己位在曲線的哪邊。不過目前的數據顯示,兩邊都還沒到達疫情take off的階段。在對防疫的目的和防疫手段的評估有初步了解之後,接著我們可以開始納入防疫政策制定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可用資源。

現實是殘酷的。每個國家在每個時間點,都只會有有限度的可用資源在手上。所謂"可用",是指你馬上可以拿來砸下去,而非是新創造的資源。如果用比較投資市場的角度去比喻,你可以把可用資源類比成liquidity,也就是能夠快速變成現金的資源。試想在金融危機時,假設生意大幅衰退,能協助公司度過跳票危機的,不會是房地產,而是現金。而防疫也是同樣的道理,能夠在疫情危急時,真正派上用場的,不是還在研發中,要一兩年後才能幫上忙的疫苗或藥物(房地產),而是能馬上砸到戰場上幫忙防疫的資源,譬如說口罩、乾洗手、呼吸器、病床、醫療人員(現金)。疫情來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採取把曲線壓扁的策略,這個策略有兩個內涵,第一個是讓peak不要那麼高,也就是在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把欠的債減少一些,所以手上的現金就不用那麼多。第二個是讓peak出現的時間晚一點發生,這樣就有更多時間去籌錢。下面這張第二次出現的圖,就是同時具備這兩個特色。


而美國和英國在政策上的差別,就在於雙方對於手上可用資源量不同,因此對於要把重點偏向放在壓低peak,或讓peak晚一點發生,出現不一樣的比重。

英國和台灣一樣,是一個採行全民健保的國家,只是他們的叫NHS,然後是一個一直在破產邊緣,而且動作很緩慢的系統。所有的全民健保都有一個共同特色:他是一個平時就像人民抽稅,對社會來說非常taxing的系統。用很極端的想法去看,其實NHS就是把每個人的收入抽走一大部分,然後由中央分配,來去照顧每一個人。為了包山包海照顧每個人,NHS平時就會造成人民很大的負擔,然後分給每個人一些,去照顧每個人的生活品質。這樣做的缺點,就是當緊急情況發生,本來就常駐在80-90% capacity的NHS,其實完全無法擠出足夠的"可用資源"去應對疫情。而政府平時就已經從私部門擠出太多資源,一時之間也很難再榨取更多。比較麻煩的是,COVID-19發生在冬天。冬天剛好又是各種呼吸道疾病特別多的時候。因此就會出現COVID-19要去和其他像是流感等疾病搶資源的狀況。所以整體來說,現在NHS根本無法應付COVID-19,英國只好以拖待變,希望讓疫情延續到春天甚至夏天,等流感等疾病少了,讓NHS的能量被釋放出來。也就是說,英國這時候更重視用時間換取空間(給多點時間籌錢)。

拖著拖著,疫情還是會有邁向peak的一天。這時候英國再來用各種極端手段來壓制peak的高度(現在也有在壓,只是手段沒那麼極端)。等到那時,NHS更有能量對付疫情,也比較能讓疫情早點結束,大家配合政府極端手段的時間不用那麼長,對社會衝擊小(這也表示英國認為自己社會吸收防疫手段造成的衝擊能力不足),也比較不會讓民眾疲乏,不然再好的策略,時間一拉長,人民的配合度一定是下降的。英國這邊更有一個假設,是COVID-19會在英國或全世界生根。造成COVID-19的病毒,不會消失,還會捲土重來。如果這個假設為真,哪麼會有兩個現象:
1)你用極端手段壓住疫情,疫情看似消失,一旦放鬆,疫情就又會捲土重來。
2)社會必須連續不斷被動員,對於人們的生活衝擊會影響很大。
這也是為什麼Patrick Vallance會認為最後必須走到herd immunity一途的原因。他說估計60%的英國人必須被感染,造成herd immunity,但這不是說這波疫情就要有60%的人被感染,而是在這個病毒會生根、不斷重來的情況下,最後社會中被這個病毒感染過的總人數。類似我們每個人人生中可能都中過感冒這樣,而不是說幾週之內每個人都會中感冒。



那美國的狀況呢?美國因為沒有全民健保,沒有像英國對社會那麼taxing的系統,基本上大部分的能量都存在民間。當疫情發生,第一步就是去向民間挖資源。美國不用全知全能的政府告訴大家怎麼做,而是去建立民間和政府的partnership,在國家有難的時候,挖出民間有的能量,去對付疫情。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增加檢驗能量,補上CDC一開始摔得那一跤,對疫情有更好的掌握。所以才有Google和Roche等公司,分別幫忙,建立網站、drive-through檢測站、自動化high throughput檢測等去幫助防疫專家掌握資訊。這些都必須是美國本土本來就有的科技,快速去adapt,才有可能哪麼快發生。不然現在研發哪來得及?但是這樣的機制要發生,速度一定會比中央控制的系統慢,因為要建立這些partnership,或是要完成這些adaptation,都需要花時間。很多人說美國這次反應很慢,其實這樣說是不正確的。我一直在講,美國這次第一時間就有動作,不然不可能現在可以roll out這些平台和策略,這一定是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前就在弄的東西,也就是Trump在靠北疾病不嚴重的時候,民間就已經在動了。這也是不倚賴中央防疫的好處:第一線的民間最知道狀況,馬上就會有因應做為。美國政府或許有誤判情勢,沒料到疫情的強度會這麼高,但只要一醒過來,找到民間合作夥伴,資源就在那了。

那美國有沒有做不好的地方?當然有。CDC那個檢驗試劑出包先不提,Tony不止一次講過,CDC先前存在的緊急應變機制,只夠對付小規模疾病,遇到大規模疫情,會像這次這樣直接癱瘓。這個是他們事先不知道的,所以才要藉機趕快修正。而這又再一次反映出單純由中央來作判斷的風險。而在策略上,美國從頭到尾都是採取要直接把peak給剷平的方式,來當作主要手段。把peak往右推移,則是次要手段。Fauci說過好幾次,他們希望peak矮一點,而且如果成功,希望是八週左右就可以讓疫情受控。美國在告訴你的是,老子"可用資源"多,可以直接和COVID-19硬幹,還不需要走到以拖待變的階段,我們要把病毒直接幹倒。

所以你把英美這兩個國家放在一起看,就會看到不同社會制度和國力底下,同一套科學數據,面對疫情的政策為什麼會不同。英國以NHS為中心,擋一陣子之後直接告訴你我們國力不夠強,一定要以拖待變,請大家配合。美國花時間整合民間力量,然後告訴你老子國力強資源夠,現在要開始揍人了。

那看完這兩個國家,回來看台灣呢?

我們有一個和英國非常相像的健保系統(but it's way better),也一樣是採取中央單一單位對抗疫情的方式在進行防疫政策制定。不過我們也很早就開始引入民間力量協助。台灣的防疫策略,一開始就用非常高的強度,把COVID-19當作是SARS在扁。可是SARS事後已經知道會消失,COVID-19現在看起來很可能不會。這麼高的強度,和這麼高度的民間動員,可以撐到什麼時候?一直是我很擔心的地方。以前用過"牌局一開始就打出同花順,萬一別人出了比你更大的同花順,你還有什麼招?"這樣的方式比喻過台灣做法的危險,英國也提過民間動員時間一但拉長,人們一定會疲乏,配合度會下降。這些都是台灣面臨的風險。試想,如果在這個防疫過程中,不小心有一個無症狀的超級傳染者進入台灣社區,我們把兵力全部署在防止境外移入,那我們要怎麼調配?而這種事情,隨著疫情拖越久,其實是越有機會發生的。好在這陣子,台灣已經開始有慢慢朝著之後萬一要打巷戰的方向佈局,算是讓人比較安心一些。

回過頭去看,我們可以說幾件事:
1)SARS和被WHO經驗排擠的經驗,以及我們對於中國的戒心,的確有幫到我們。
2)台灣的國力比我想像中強,我們在健保平時已經吃掉大量民間資源的情況下,用非常高的強度,對抗未知的疫情至今,還未崩盤。
3)台灣人怕死這件事,幫到我們很多。因為怕被傳染,現在大醫院幾乎沒什麼人,實際上幫助釋放了相當大的醫療能量。
4)台灣歷經非常多次選舉動員、救災動員等等,民間動員能力之強,真的可以說是舉世無雙。
5)老美這次真的幫了很多忙
6)說蔡政府是大政府嗎?他們第一時間就往民間去探詢資源的方式可一點也不像。但被誇爆的單一中心防疫指揮系統,又實在有夠大政府。

另一方面,也有幾個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1)台灣因為種種資料的不足,還有對隱私權奇怪的認知等等,我們對於自己國力的掌握,真的有好到能夠在第一時間下判斷,知道我們能用這種強度,撐得起這場戰役嗎?
2)萬一遇到超出系統負荷的情況,我們能有足夠的數據,做得出英國這種承認要以拖待變的判斷嗎?
3)我們其實很少看到指揮中心出來用科學跟我們解釋防疫政策的合理性,而是單純的服從政府的指令。但萬一政府是錯的呢?像英國官方的判斷,就很多人不同意,我也部份不同意(尤其不取消大型gatherings部分),可是至少你知道他們背後的邏輯。那台灣呢?除了SARS經驗,我們還知道多少指揮中心背後的邏輯?
4)大家可以想想,這次疫情底下,全世界媒體和網路專家的表現,到底對散佈疫情的訊息,是有利還是不利的呢?


最後我想講一下,流感和COVID-19的比較,根本沒有意義。雙方在疫情曲線的不同位置,能用的武器數量和種類也不同。加上RNA病毒每次來都不一樣,flu和Spanish flu都是flu,威力就差很多。COVID-19有比Spanish flu猛嗎?不見得啊。但比一般flu恐怖嗎?也難說。完全沒有比較意義。(原文)